碳金融

在綠色低碳轉型大勢下,碳達峰碳中和的歷史進程中,企業扮演着尤其重要的角色,是低碳戰略的主要執行者。建築行業的碳排放量佔全球的40% , 佔我國的50% ,作為領先的建築企業,對於集團來說,向低碳經濟的轉型既是挑戰也是機遇,一方面是趨嚴的監管環境,以及實施範圍正在逐漸擴大的碳定價機制; 另一方面則是降低能源成本、拓展業務模式和增強企業競爭力的重大機遇。為了實現向低碳經濟的成功轉型,集團自早期開始進行佈局,研究市場趨勢,投入資源以更好地應對變化並促進低碳產品的發展,逐步建立與企業願景、商業目標和價值觀相一致的碳策略 ,從科學評估自身碳排放、強化碳數據管理,到研發推廣低碳技術、積極參與碳市場,一步步向碳中和目標前進。

集團積極把握內地及香港碳金融市場初建機遇,預見未來排放權交易、碳金融衍生品、碳期貨、碳質押融資等將創造大量新型融資機會,投入資源開展碳資產開發及管理計劃。目前,集團已經以O · PARK2項目為先行,探索綠色建築及其運營期碳資產開發可行性,在港交所國際碳交易平台CoreClimate ,完成首單以碳排放抵消為目的的碳資產交易,為實體經濟企業參與香港碳市場打開先河。此外,集團也正積極研究內部碳定價,在提升減排動力、減少碳排放成本的同時,創造更多碳資產項目開發潛能。

案例分享
O·PARK的碳金融
O·PARK2的碳金融交易全部流程均通過Core Climate進行,當中包括碳信用的購買及抵消,由集團設計、建造及運營的O·PARK2項目抵消部分施工期碳排放。集團根據O·PARK2碳中和施工計劃,聯合顧問公司、第三方認證機構計算核證,確認O·PARK截至2022年6月底的碳排放總量為24,389噸,實現減碳4,240噸 , 超過碳中和承諾書預計減碳量3,198噸 。為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碳中和,集團最終購買24,389噸碳信用,以高品質林業碳匯資產協助項目抵消O·PARK2項目全力減排後剩餘的碳排放,從而實現項目該施工期內碳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