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與社區

企業業務營運取之於社會,為履行企業責任,自當回饋社區,參與公益,惠澤睦鄰。建築業對營運所在地的影響猶為重大,投入基礎建設有助改善當地民生經濟,但施工期間亦會對附近社區帶來負面影響,需要與鄰近居民保持密切溝通,兼顧他們的訴求。集團亦透過行業發展和參與公共政策,積極貢獻自身的專業知識與能力,尋求最具效益的方式作出貢獻。2021年公司各類保障性住房項目收入營業額超過72億港元,佔2021年全年營業額超過9%,對應單位超過6600套。

案例故事

鄉村振興

為促進城鄉協調發展,集團積極投入鄉村振興的項目中。集團承建全國各地大大小小的基礎建設,以促進農村產業轉型升級。集團通過一系列公益行動,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和社會進步,提高農村居民的生活品質和幸福感。

2022 年,集團通過以買代幫的方式參與鄉村振興,並向福建省 、甘肅省購買由雞 、大豆油、牛肉等農產品,作為員工福利分配及開設食堂的項目。累計消費超過25萬元人民幣,以促進農村消費,增加銷售,協助農產品擴大市場。

集團深知教育是鄉村孩子們走出大山的希望,陝西公司組織員工成立的「築夢小隊」,並前往陝西省涇陽縣龍泉明日實驗小學開展「築夢幸福 、傳遞溫暖」關愛留守兒童教育公益活動 ,活動期間由「築夢小隊」成員帶領孩子學習端午節的由來 ,以及屈原愛國愛民的赤子情懷 ,並學唱歌曲 ,製作手工 。 明日實驗小學代表學校師生向陝西公司送上「愛心企業」牌匾 , 感謝陝西公司數年如一日地關心關愛留守兒童。

參與抗疫

二零二零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洶湧而來。集團迅速統一部署,從春節前便開始口罩、手套、酒精噴劑及搓手液等防疫物資的採購工作,派發予員工及地盤工友。集團亦及時購置用以消毒及體溫測試的物資和設備,落實工作場所防疫措施。此外,集團積極響應建造業議會號召,參與建造業抗疫關愛行動,為確診感染或須強制隔離的前線工友提供經濟援助,以及為從業員採購防疫物資。截至五月三十一日,集團共投入港幣逾1,606萬元於內部及外部疫情防控工作。

中建香港承擔起建設香港首個且規模最大的防疫隔離中心的責任,面對工作時間緊、任務重、壓力大等困難,憑藉MiC技術火速完成建設工作,為香港抗擊疫情發揮積極作用。

中建澳門響應政府倡議,極速建設外地僱員營地項目。項目佔地面積1.17萬平方米,包括8個生活區、1個服務區以及相應配套設施,共有17棟建築,可容納1,132名外地僱員居住。中建澳門克服工期時間短、施工人員緊、物資供應難及防疫壓力大等種種困難,僅用21天完成項目的設計、建造及交付使用。營地內設置沖涼房、開水房、洗衣房、食品加熱房、生活超市及學習培訓室,保障居住者生活的健康、舒適及便捷。

參與救災

在氣候變化下,極端天氣變得頻繁,不但危及市民的生命及財產,更擾亂社會秩序。中國建築國際一直義不容辭,多次參與各地的救災工作,履行企業公民的責任,為營運當地社區出力。

超強颱風山竹

二零一八年九月,超強颱風「山竹」吹襲香港及澳門,香港天文台及澳門氣象局均發出十號颶風信號,並持續了10小時,是戰後第二長的十號颶風信號。「山竹」為珠江口沿岸帶來破壞性的風力及嚴重的風暴潮。香港至少有458人受傷,超過六萬宗塌樹報告及至少500宗玻璃窗或玻璃幕牆損毀報告。澳門有40人受傷,超過5,500人需要撤離, 並有多宗建築物損毀報告。

中國建築國際在「山竹」吹襲港澳前已發佈《關於做好強颱風「山竹」防風措施的通知》,並召開工作部署視頻會議,成立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在建工地及辦公室的防風防災工作。同時,集團及時組織義工隊伍協助弱勢社群,並預先調配物資用於抗災,確保救援工作順利。

其中,中建澳門成立335人的救災義工隊,在颱風來臨前已籌備65台機械設備、360把油鋸、1,500把鐵鏟等物資,為第一時間參與颱風搶險救災行動提供支援。

災害來臨後,集團在港澳地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資源,以高效的組織力和執行力,為恢復當地社會經濟秩序貢獻力量。

山東壽光、青州特大洪澇

二零一八年八月,山東省壽光、青州等地錄得自一九五一年以來最大降雨,約526.48萬群眾受洪災影響。集團旗下中建國際投資(山東)有限公司和中海港務(萊州)有限公司協同母公司中海集團其他駐魯企業,組織130餘名員工組成義工團隊進行了持續八天的抗洪救災行動,並向災區群眾提供米麵油、水桶、鐵鍬、蚊香等共計20餘萬元的基本物資,以幫助災區迅速恢復生產,保障災區人民的生活水平。

精準扶貧

本集團致力響應中國「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策略。教育是輔助社區脫貧的重要一步,本集團重點投資與教育相關項目,期望下一代能享有更美好的生活。

援建從江縣美娥小學

中建澳門先到貴州省從江縣進行實地考察,了解當地多民族、基礎設施落後及教育資源匱乏的情況。為協助社區擺脫貧困代際傳遞,同時讓移民搬遷子女就近入學,中建澳門決定動用500萬元人民幣援建從江縣中海美娥希望小學的綜合教學樓。

為順利推行教育扶貧工作,中建澳門與貴州從江縣政府緊密合作,發揮各自資源優勢,完善教育設施。從江縣政府主要負責前期徵地、立項、規劃、地勘、設計、監理等工作,中建澳門則負責綜合教學樓的投資和建設工作。未來,中建澳門將繼續開展校企共建活動,扶助學校管理,與師生保持交流,並組織員工及社會人士到學校探訪。

從江縣中海美娥希望小學簡介
服務對象 周邊1,080名學齡兒童
面積 總用地:33,335平方米
建築面積:9,037平方米
設施 綜合教學樓(建築面積:3,364平方米)、學生宿舍、學生食堂、學生浴室、教師宿舍、運動場、籃球場、排球場
投資額 總投資約2,811.14萬元人民幣

二零一九年九月一日,美娥希望小學正式投入使用。未來,中建澳門將持續幫扶學校教學管理和學生成長,並計劃與在校師生開展長期聯誼交流活動,組織員工及社會人士赴美娥希望小學進行愛心探訪、愛心捐贈,同時邀請品學兼優的小學生到澳門參加夏令營活動。

送愛大別山

二零一八年十二月,中建國際投資牽頭舉行「送愛大別山擁抱無障礙」公益行動。此活動的設計結合社區關懷及探訪,針對性地邀請當地教育部門、政府及媒體共同參與,加強溝通,發揮最大效益。

中建國際投資代表首先探訪安徽宿州特殊教育中心學校,透過座談會及繪畫課程與當地師生進行互動交流,了解他們的生活和需要。中建國際投資派出的義工團隊與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童一同畫畫,增加他們與不同人士接觸的機會,感受義工對他們的關懷,同時讓義工親身了解到社區內的需要。

為了解六安市大別山區因自然環境及經濟形態封閉導致貧困落後的實際情況,義工團隊實地探訪三個村落:白龍井村、荷鵬村及高莊村。義工團隊與每個村落的扶貧隊長進行深入溝通,認清村民的需要。最後,義工團隊送上他們所需的物資,改善他們當前的生活環境。受惠對象包括40名學生、10名教師及10個家庭。

此活動是中建國際投資在安徽進行社區投資的起點。中建國際投資將繼續貫徹服務社會的企業宗旨,對接地方扶貧辦及地方政府,形成點對點的扶貧制度,幫助更多有需要人士。

參與編制省級部建築行業(裝配式建築)、交通運輸行業規範

本集團致力以自身的專業貢獻社會。為提升社會整體的生活水平及安全,集團結合團隊的專業技術及經驗,參與編制多項建築行業及交通運輸行業規範。南京二橋公司結合自身跨江特大橋樑養護管理經驗與技術,積極參與了省部級多項交通科研項目,不但有助改善基建、造福社會,更提升集團在行業的地位。南京二橋公司曾參與編制的運輸行業規範包括:

在建築方面,深圳海龍與深圳市建築產業化協會合作,結合國內外工程經驗,編制兩份深圳市建築產業化團體標準,包括《預製混凝土構件製作與驗收規程》及《GRC飾面鋼筋混凝土預製部件製作技術規程》。深圳海龍負責解釋具體技術內容。兩份標準訂明生產和質量驗收規範,有助促進行業安全水平和長遠發展。其中,《預製混凝土構件製作與驗收規程》更包含安全生產及環境保護的章節,有助提升行業整體的安全及環保意識。

未來,本集團會繼續留意各地的行業標準和規範的變化,與時並進,並盡力協助本地行業提升質量,改善社會的基建水平。

建設民生項目

澳門特區政府為改善長者的居住條件,推出全新概念的長者公寓項目,給上落唐樓行動不便的長者租住。項目將會設有方便長者使用的膳食及醫療服務,可以減緩護養院的壓力,並為長者提供私隱空間。長者公寓採用設計連建造的方式,並是澳門首個用裝配式建築技術的公共工程,以縮短項目周期,加快施工進度,早日供長者入住。中建澳門憑藉集團在香港及內地的實踐經驗,在項目設計、裝配式預製件施工等方面有具備豐富經驗的團隊支援,把相關技術引進澳門公共工程。

此外,項目會採用建築信息模型協調施工,減少衝突及錯誤;BIM竣工圖會一併交付政府,方便將來的營運者應用智能裝置,例如動作、溢水、光度等感應器。智能系統既可方便長者日常生活,亦協助營運者保障長者的身體健康安全。集團將繼續在營運所在地,為改善社會民生作出貢獻,為市民建設美好幸福生活。

繁榮香港服務社會

為有系統地組織社區建設力量,集團成立了中國建築「關愛社會」義工分會(「義工分會」),由集團及中建香港的管理層帶領,以專業去服務社區為宗旨。義工分會統籌義工活動,讓員工走入社區,關懷社會,同時建設品牌,以成為香港具規模和影響力的公益組織為長遠目標。當中,集團採用「4+x」策略,推動義工服務,內容如下:

「4+x」服務主線分別為「老有所依」、「壯有所用」、「少有所懷」、「居有所葺」及「創新空間」,前四項分別針對長者、待業╱逆境╱弱勢群體、青少年,及房屋修葺、城市發展、環境保護的不同類別義工服務。在本年度,集團超額完成2020年一萬義務工作小時的短期目標。在2020年,義工分會在四個服務主線及社區抗疫均有所貢獻,包括派發口罩、宣傳抗疫、參與賣旗、派發愛心物資、家居維修及清潔海灘等等。


此外,中建澳門協助澳門特區政府從海外探購37.4萬個口罩,在關鍵時刻支持特區防疫;透過澳門中國企業協會中葡平台建設專委會,向葡語國家捐贈防疫物資,帶領15家委員單位,共捐助物資65萬元;減免困難租戶的租金累計160多萬元;推薦員工加入婦聯青年協會擔任理事、中聯辦中資處、澳門青年聯合會等機構,為社會貢獻人才;呼籲員工在線上參與澳門年度大型慈善活動「公益金百萬行」。


集團在內地亦組織或合辦公益活動,並對有需要人士伸出援手。在2020年集團多番組織義工,捐贈防疫物資,參與夏季防汛搶險救災,定點扶貧,捐助慰問貧困農民、困難家庭、老人、兒童、殘疾人士,進行義務植樹等,充分彰顯了社會擔當。

河南公司團總支實踐央企社會責任,開展公益活動,包括「熒光計劃」公益助學品牌活動,教育扶貧投入22,650元,幫助洛陽市汝陽縣偏遠地區71名貧困學生實現了「微心願」;開展「校企共建,合力互助」活動,為商丘師範學院建築工程學院多名貧困學子送出愛心物資10,000元。


集團的「關愛社會」義工分會自2019年6月在香港正式成立以來,已有超過 2,100名義工參與活動,包括95%港聘員工,義工服務貢獻領先駐港中資企業。我們開展「千戶家居修繕」、「小小工程師工作坊」等配合集團專業特長的代表性品牌活動。

2021年6月,我們舉辦了「香港未來建設者——小小工程師工作坊」活動,邀請110名香港中學師生到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項目參觀交流,體驗學習BIM、智慧工地等建築科技。活動既加深了青少年對中華傳統文化的了解,亦激發他們對建築工程和科技的興趣。除了兩項品牌活動外,我們還組織基層家庭學生補習、「翼下之風」師友配對計劃、「愛心公益行」、向有需要人士贈送食物及防疫物資等義工活動。2021年,集團成為首批榮獲香港義務工作發展局「香港傑出義工獎——企業獎」的中資企業,並由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頒獎。香港義務工作發展局是非牟利慈善機構,自2005年起每兩年舉辦一屆「香港傑出義工獎」評選活動,是香港極具代表性的義工榮譽。其中企業獎B組為僱員100人以上的組別,迄今只有15家企業獲得,均為各行業龍頭企業。

一群熱心的專業員工,組成「居有所葺」隊伍,為基層困難家庭、劏房戶、獨居長者等有需要人士,安裝防滑扶手、檢查水喉、清潔隔氣等。推出計劃後,我們收到越來越多立法會議員、區議員及地區組織等轉介有需要人士。這些看似簡單的維修工作,對受助者而言卻是長期困擾乃至解決無門的大難題,持續影響到他們的居家安全和生活質量。

因此,我們把目標擴展到「千戶家居修繕」,發揮集團在建築和工程方面的優勢,並成為中海集團的「十四五」規劃的「四個一千」目標之一。報告期間,我們邀請了特區政府局長級官員、多位立法會議員、社區組織及公益機構參與本系列活動。我們快速和高質援助劏房困難戶,獲得社會各界的表揚與感謝。全年累計在全港修繕家居近500戶,服務時數超過1,500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