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與客戶

我們不斷強化和提高建築工程和產品質量標準,遵守如《建築物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等適用的有關質量管理的法律法規,並基於國際標準化組織ISO 9001的要求,結合集團情況,建立了覆蓋公司全業務單元的質量管理體系,加强標準化管理,保障用戶的健康與安全。

目前,集團主要分公司均已獲得ISO 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且多間公司因應ISO 9001:2015新版標準完成轉版審核,實踐以過程導向、風險考量及PDCA管理系統作為質量管理的基礎。我們深信不斷檢討和完善質量管理體系,有助集團識別不同施工階段的風險和機遇,從而制訂和落實適當措施,提高集團的質量管理表現。

ISO 9001:2015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 中國建築工程(香港)有限公司
  • 中國海外房屋工程有限公司
  • 中國建築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 中國建築基礎工程有限公司
  • 中國建築機電工程有限公司
  • 海悅建築工程有限公司
  • 愛銘建築(國際)有限公司
  • 中國建築工程(澳門)有限公司
  • 廣東海龍建築科技有限公司
  • 安徽海龍建築工業有限公司
  • 山東海龍建築科技有限公司
  • 瀋陽皇姑熱電有限公司
  • 中海港務(萊州)有限公司
  • 深圳中海建築有限公司
  • 中建國際工程有限公司

案例故事

加强工程檢查及文件管理

中國建築國際參與的工程數目眾多,而且每個工程都牽涉繁複程序,有效而完善的工程記錄管理能確保工程質素及進度。集團已制定一套完整的檢查流程,在施工的不同階段把關,並跟進工程缺失情況。此外,集團亦開始試行通過持有應用程序進行累貼匯報和追蹤,實現動態監控。

每項工程的品質檢查均分為自檢及外部檢查:

自檢

三檢制度:

  • 工人檢查工序質量
  • 分包商檢查完成的工序
  • 公司覆檢完成品
外部檢查
  • 按合約要求,工地發出要求工序檢查表格,邀請業主代表或顧問工程師進行現場檢查工作
  • 業主代表或顧問工程師須在檢查後在表格上簽署回覆
  • 獲得業主代表或顧問工程師驗收後,才可進行下一項工序

在品質檢查中,集團十分重視填寫、提交及保管工程記錄文件的程序及相關監管制度:

集團關注RISC表格填寫的合規情況,並編制了表格的關鍵資料檢查項目。各個工地按檢查項目進行檢查,子公司會按比例從每個工地抽驗特定數目的RISC表格進行分析。最後子公司會向集團提交分析報告,並定期檢查和監察各工 地提交RISC表格的情況。

因應二零一九年初揭發與港鐵沙中線紅磡站項目相關文件缺失情況,中建香港已要求有關工地執行以下措施,加強項目文件管理:

各工地必須按合約要求提交所需的檢查、試驗及驗收記錄

各工地須覆核以往提交《檢查申請表(RFI)》及《檢查及測量申請表(RISC)》的情況

各工地須在每季度完結後一星期內,填報RISC表格提交情況、發現的問題及進行的修補

CIMS 項目管理

隨着全球建築業數字化的發展,以及中國政府對「互聯網+」的推進,中國建築國際順應趨勢,支持互聯網與工程建設的融合,推動工程現場管理協作雲平台(「CIMS」)在工地的應用。CIMS能夠協助在施工現場進行工程檢查、工序管理和驗房管理的人員通過手機等移動互聯網工具即時記錄所發現的問題,並可在線向分包商分派整改任務,實時追蹤整改進度。

對比傳統的問題記錄和信息傳達方式,CIMS明顯提高管理過程中的溝通效率,方便各方了解自身責任及工作安排。雲平台具有過程信息全程存檔功能,減少資料缺失的可能性,方便追溯問責、倒逼改進。

此外,CIMS可對質量、安全及工序進度等問題進行分類統計,同步建立各類數據分析報告,令使用者更清晰了解工程細節,以進行適當的跟進,控制潛在風險。

目前,集團在香港12個工地及澳門5個工地使用CIMS,記錄問題逾3萬條,覆蓋質量、安全、工序和分戶驗收四個範圍。通過系統分析報告,集團發現釘板、扎鐵及混凝土澆築為最易出現質量問題的項目,故將加強在這一方面的培訓及監管。

橋樑養護管理體系

基建是為提升使用者的生活質素,增加社會整體的競爭力。中國建築國際對社會的承擔並不止於建造,更是在長期維護設施中體現出來。以可靠、高質的建築支持社會長久的發展是集團貢獻社會的信念之一。

橋樑連接城市各處,是疏導城市交通的關鍵。中國建築國際旗下之南京長江第二大橋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南京二橋公司」)負責南京長江第二大橋(下稱「南京二橋」)的管理營運,多年來一直按照「精品工程、一流管理」的要求,不斷改進養護管理體系。此體系以「社會化養護、流程化檢查、專業化維修、科學化管理」為重點,致力以創 新、科學的方法提升養護質素,同時減低成本,達致更高的社會效益,成為國內跨江大橋工程養護的典範。

南京二橋公司採用科學化管理,其「正交異性鋼橋面板環氧瀝青鋪裝養護技術」及「鋼箱梁疲勞損傷研究及修補技術」成果處於國內領先水平。傳統鋼橋的正交異性鋼橋面易疲勞開裂及鋪裝層常破損,是全球普遍的問題。自大橋竣工以來,南京二橋公司委託包括東南大學在內的科研單位,設立專項研究課題,探索鋼橋面鋪裝養護方法。針對通車十年後逐漸出現的疲勞開裂問題,南京二穚公司亦委托機構及專家詳細研究分析病害產生機理,制定科學合理的解決方案。由此南京二橋公司成功制定鋼橋面鋪裝養護計劃,並對國內同類型橋樑正交異性鋼橋面板疲勞裂紋的處置提供借鑒。南京二橋的經驗已在安徽安慶大橋、湖北軍山大橋等特大橋樑上得到成功應用。

為確保養護管理體系的成效,南京二橋公司建立了完善的檢查制度,並收錄於《南京長江第二大橋養護手冊》,要求相關人員每天進行巡查、每月檢查、每季度進行特檢及每年進行普查。此制度保障行車安全、橋樑的穩定性及設備正常運行。同時,南京二橋公司強調建立完善的工程養護檔案管理體系。此體系遵從國家以及檔案管理要求,妥善保存養護工作累積的技術參數,為決策提供可靠依據和科學參考。

此外,針對南京二橋的技術特點,南京二橋公司在常規及專項檢測之外,建立了南汊大橋結構健康監測系統,對斜拉橋的應力應變、墩台沉降、撓度變化、索力、橋面鋪裝、江面防撞等情況進行24小時動態監控,保證大橋整體安全,並能有效掌握大橋結構的即時狀況,為工程養護提供科學依據。

南京長江第二大橋是集團運營管理的重要基建項目。此工程全長20.963公里,由南、北汊大橋和南岸、八卦洲及北岸引線組成。全線按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設計,設有兩座特大橋、四座互通立交、六座大橋。其中,南汊大橋為鋼箱梁斜拉橋,北汊大橋為鋼筋混凝土預應力連續箱梁橋,跨徑均為全國領先。南京二橋於二零零一年三月二十六日建成通車,至今已營運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