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全球趨勢三:
人口老化

縱觀全球,人口老化的速度不斷加劇。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字,由二零一五至二零二零年間,全球60歲以上的人口比例將從12%增加至22%,總數從9億增加至20億。全球化、技術發展(例如交通運輸和通訊)、城市化及移徙均直接及間接地影響老年人生活。人口結構改變為各地政府以至各行各業帶來機遇及風險。優化工作及生活環境能促進社會的整體發展及提升其競爭力,長遠達致可持續發展。

建築行業由大量勞工支撐,工人老齡化亦為普遍現象。香港政府統計處和香港建造商會二零一八年的就業調查結果顯示,大約19萬香港建築工人的年齡超過55歲,佔總人數約四成。如何在人口老化的趨勢中尋找增長機遇,同時確保員工的健康與福祉,是建築行業必須應對的挑戰。對此,中國建築國際以科技創新為大方向,為全體工作者提供更合適、方便而安全的工作環境,確保不同年齡工作者的安全。採納科技讓集團更有效地管理及改善工作環境,了解工作者的需要並協助他們進一步在不同崗位發揮長處。

智能安全管理系統

個別管道環境狹長且缺乏公用網絡信號覆蓋,難以進行實時溝通交流。中建香港獲香港建造商會「建造業安全基金」支持,建立針對管道建設項目的智能安全管理系統,利用超寬帶(Ultra-wide Band,簡稱「UWB」)通訊系統,能準確定位工人位置及實時檢查身體狀況,實現全方位管道監控,確保員工安全。

每名施工人員進入管道工作前均須佩戴智能手環,並以藍牙連結至監察系統,以便實時記錄佩戴者的行蹤和位置,以及量度其心率及血壓。手環設有摔倒警報功能;萬一工人在管道內摔倒或失去平衡,手環會即時向管道外監控人員發出警報,以便及時安排協助或救援。工地員工亦可按求助按鈕,向監控人員發出求助警報。

管道環境複雜,且工程涉及不同範疇工作,施工成員來自不同專業背景。為防止施工人員因誤進非指定範圍引發安全事故,監控人員可以利用手環的出入管制功能對不同區域設定出入許可權。當施工人員進入非指定範圍,手環便會同時向該人員和監控人員作出提示警報。

集團深信,施工環境安全有賴項工管理人員和施工團隊互相監督、互相制約、互相配合,有利於提升職業安全水準。中建香港管理人員定期巡查管道,並利用智能拍攝電筒,記錄工程情況和進度。拍攝畫面即時傳送至監察系統,以便管理人員及監控人員日後翻查記錄和作出跟進。

管道作業智能安全管理系統證明集團藉著創新及創意的方式提升建造業安全與健康,並奪得二零一八年創意工程安全獎之安全運作設施項目金獎。

集團已將更多創新科技廣泛應用於建築工地管理中,以加強安全措施的執行和安全文化的建設。

人工智能監控系統

結合人工智能技術,閉路電視監控系統能夠識別工人是否正確佩戴個人防護裝備,如安全帽及反光衣;系統亦能識別火情,有助管理人員偵察工地火災和及時作出跟進。

行為安全獎勵管理系統

為鼓勵良好的工地安全習慣,集團開發行為安全獎勵電子管理系統,利用互聯網及移動雲平台技術,向表現良好的工人派發數碼「表彰卡」。

工程現場管理協作雲平台

集團派遣之專職人員巡查施工工地時,可以透過雲端平台即時記錄安全、環境或其他質量問題,並通過平台分派整改任務和追蹤分判商跟進情況。平台亦能針對質量、安全、進度等問題進行分類統計和建立分析報告,便於工程細節的全面管控。

集團深知年輕人是建造業持續發展的重要元素。除通過採用創新建築技術,加強工地安全環境以改變年輕人對建築行業的傳統認知外,集團亦拓展多元化的招聘渠道,提供廣闊的發展平台和具競爭力的薪酬福利,以吸引更多生力軍。同時,集團尊重員工的社會價值,保障員工權益,並在文化、事業和工作層面上均給予他們正向鼓勵,致力提升員工的歸屬感和凝聚力。